董兆霖,男,2004年9月生,德州科技職業(yè)學院汽車制造與實驗技術專業(yè)學生。2024年9月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,為患者帶去重生希望,獲德州市紅十字會授予的“博愛德州·人道奉獻”模范人物稱號,以青年擔當詮釋愛心與善意。
配型成功,在抉擇中堅守善意
2024年5月,董兆霖接到禹城市紅十字會電話,得知其血樣與一名異地患者HLA分型初配成功,詢問是否同意進一步捐獻。此前通過紅十字會宣傳活動,他知曉捐獻無風險,但遠在青島的父母因擔憂,起初并不支持,這讓他陷入糾結。
偶然間,他看到捐獻血樣時獲得的榮譽證書,“請在與患者配型相合時義無反顧地捐獻造血干細胞,您的善舉將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”,這些文字深深觸動了他。他意識到,這樣挽救生命的機會或許一生僅有一次,不能因猶豫讓他人錯失生機。最終,他堅定捐獻決心,還耐心向父母講解捐獻知識,成功說服家人支持。
順利捐獻,用行動點亮生命之光
決定捐獻后,在禹城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張超協(xié)助下,董兆霖先后完成各項體檢,以及與患者的高分辨配型,結果均符合捐獻標準。
2024年暑假,他按通知前往醫(yī)院。連續(xù)4天注射動員劑后,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??粗约旱难航?jīng)導管流入血細胞分離機,再匯入逐漸充盈的血袋,他覺得那血袋仿佛化作一團火苗,承載著希望,將流向千里之外的患者。整個采集過程順利完成,他未出現(xiàn)明顯不適。
收獲榮譽,傳遞愛心火種
捐獻后,董兆霖身體恢復良好,家人也為他的善舉深感自豪。他獲德州市紅十字會授予“博愛德州·人道奉獻”模范人物稱號,這份榮譽,是對他善舉的肯定。
他表示,造血干細胞捐獻就是將健康造血干細胞輸送給患者,助力其恢復造血功能、治療疾病,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。他強調(diào),榮譽應歸于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醫(yī)護人員,是他們的專業(yè)付出,讓捐獻順利推進。
同時,他積極向身邊同學、老師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,講述自己的經(jīng)歷,呼吁社會各界人士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隊伍。他希望用自身行動,為更多生命續(xù)航,讓愛心火種持續(xù)傳遞 。
董兆霖以青年學子的擔當,詮釋了善意的力量。他捐獻造血干細胞、收獲榮譽并積極推廣公益的故事,激勵著更多人關注、參與到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(yè)中,讓生命的希望,在愛心傳遞中不斷延續(x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