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李慧善
德州的秋,是被風喚醒的。
燥熱的暑氣在某天夜里忽然撤走,天空像是被清水洗過一遍,露出原本的、高遠的湛藍。那風,便成了秋的信使。
“云天收夏色,木葉動秋聲。”溫柔的醇風,搖曳著風與葉的纏綿和思念。運河岸邊銀杏的扇形葉子最先透出些許淡黃,白蠟樹的葉子邊緣也鑲上了金邊。東風東路沿途的一棵棵欒樹,黃花漫天,紅果滿枝,色彩斑斕,美輪美奐。
中秋國慶“雙節(jié)”期間,我信步登上董子讀書臺,眺望擁抱白云的沙湖翠柳;走過德政路,致敬國慶時刻的紅旗冉冉;拾階錦繡川公園,于排云亭上浮想聯(lián)翩;爬上新湖疊翠山,聆聽暮鼓晨鐘,感受四季變換。還要去看看想念已久的減河濕地的美云,去吹吹運河古老又時尚的風……
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(jié),漫步德州城,觸目所在,美景怡人。徜徉董子園,聆聽儒家文化的悠遠回響。閑逛運河古街,青石板路、仿古建筑,仿佛一幅流動的歷史畫卷。走進久違的居民胡同,街巷深處,店鋪鱗次櫛比,彌漫著人間煙火,深藏著德州文化經(jīng)典。有300年御膳鹵味傳承的德州扒雞,嘗一口即征服舌尖味蕾。還有后羿、嫦娥、東方朔、董仲舒、田雯的傳說……古運河胡同里,總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,像謎又像夢。不經(jīng)意撞上,你定會眼中有光,腹中有詩,神采飛揚。
白日的喧囂沉靜下來,夜色闌珊時,假如你來到太陽城小鎮(zhèn),又是另一番人間風味……秋天的夜空宛如深藍的幕布,繁星點點,像鉆石般點綴在上面。而大地上,是和藹可親的萬家燈火。
當暖意漸漸被寒露、霜降節(jié)氣帶走,深秋,便以最濃烈的筆觸登場。這是一場盛大的狂歡。層林盡染,五彩斑斕。所有的樹木仿佛約好了似的,將蓄積了一生的色彩盡情揮灑。那不再是初秋羞澀的淡黃,也不是中秋溫暖的金色,而是潑辣的紅、沉郁的褐、耀眼的金,交織成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。斜陽夕照,光線變得分外柔和,為這斑斕的世界鍍上一層懷舊的金色。而秋雨,是這出盛大戲劇的終曲。它不再淅淅瀝瀝,而是帶著涼意,一下,一下,敲打在枯荷上,敲打在石階上,洗凈鉛華,催萬物沉靜冬眠。
“又到長空過雁時,云天字字寫相思?!鄙钋?,是思念的時節(jié),一如絲絲秋雨,深情款款。在枯葉飄零的深秋,最愛的還是濃烈熾熱、燦爛非凡的梧桐。在經(jīng)歷了秋風秋雨后,她把帶著風骨的智慧和嫵媚,幻化成比金色更美好的璀璨和絢爛。正如世間很多美好的事物很難一蹴而就,只有經(jīng)歷時間的磨礪,才會抵達美好的極致。
此時,田壟里的甘薯,吸飽了季節(jié)的精華,將甜糯緊緊地、深沉地藏在泥土中。而那最動人的,要算枝頭的柿子。它們紅得那樣純粹、那樣飽滿,像一團團凝固的火焰,又像一盞盞小小的燈籠,在疏朗的枝丫間亮著。這紅,沒有一點含糊,是生命在沉寂之前,最后一次酣暢淋漓的展示……萬物都在清冷的空氣里顯露各自的本色,那是一種卸下所有偽飾后的真正的自由與豁達。
生命,是在霜雪的懷抱里沉睡的。那沉睡并非死亡,而是一種沉淀,一種積蓄。那看似枯死的枝干,內(nèi)里的漿液仍在緩緩地流動,做著關(guān)于春天的夢。這寒與暖,衰與榮,寂寥與生機,原是一首永不停歇的交響曲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