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1日,夏津縣第二屆架鼓節(jié)開幕,本次活動為期一天,吸引了70多名鼓手參加。架鼓早在明朝洪武二十五年(公元1392年)傳入夏津,距今已有600多年,是夏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。起初,群眾在大旱之年到關帝廟擊鼓求雨,后來逐漸發(fā)展成逢年過節(jié)的一種娛樂活動。架鼓氣勢磅礴、聲勢浩大、高昂歡快、節(jié)奏多變,和低音鑼、大釵、大鏡、手鑼等相配合,可組成完整的打擊樂組。
記者劉振興通訊員鄧美平攝
2月21日,夏津縣第二屆架鼓節(jié)開幕,本次活動為期一天,吸引了70多名鼓手參加。架鼓早在明朝洪武二十五年(公元1392年)傳入夏津,距今已有600多年,是夏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。起初,群眾在大旱之年到關帝廟擊鼓求雨,后來逐漸發(fā)展成逢年過節(jié)的一種娛樂活動。架鼓氣勢磅礴、聲勢浩大、高昂歡快、節(jié)奏多變,和低音鑼、大釵、大鏡、手鑼等相配合,可組成完整的打擊樂組。
記者劉振興通訊員鄧美平攝
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德州新聞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 德州新聞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德州新聞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鑒于本網發(fā)布稿件來源廣泛、數(shù)量較多,如因作者聯(lián)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(lián)系,著作權人發(fā)現(xiàn)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,請主動與本網聯(lián)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我網將及時處理。